慧擇保保駕到阿寶叔 · 一年前1089 人看過
阿寶叔去看徐崢的電影《我不是藥神》。
果然是催淚彈,默默流了好幾次眼淚。
因為貧窮,很多白血病患者買不起進口藥,只能等死,有的怕拖累家庭,甚至自殺;
因為“道義”,“藥神”冒著坐牢的危險,走私便宜的印度藥賣給窮人;
因為同情窮人,警察公然違背紀律,不去追查販賣假藥的人。
這部電影,道義與法律,貧窮與貪婪,良知與罪惡交織在一起,確實讓人唏噓,我們看到了底層的苦難,看到了有良知人士的舍身取義,看到了商業(yè)的貪婪,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記得之前刷屏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是一個中產的家庭瞬間崩塌。在這個巨變的社會,我們要有多少錢才能踏實,面對這些風險,我們又該如何去應對?
1、吃了兩年藥,房子吃沒了
電影中有個患病老人,對調查假藥案的警察說:
“我得這個病兩年了,吃原價正版藥兩年,房子吃沒了,家人都被我吃垮了!”
這位老人患的是“慢粒白血病”,吃的藥叫“格列衛(wèi)”,正版價2.35萬/盒,印度仿制版980元/盒。
正版和印度仿制版中間差了個專利費,藥效區(qū)別不大。你說,如果是自己,會選擇吃哪個?
那為什么印度可以仿制(盜版)別人的正版藥呢?
因為窮,印度80%以上的人口都是窮人。
他們國家的患者吃不起藥,政府沒轍,只好支持本國藥企光明正大的剽竊歐美藥企的成果。
(圖源:我不是藥神電影截圖)
也是因為窮,才有數萬計的國內白血病患者,冒著“販賣假藥”的風險,不惜被警察抓,也要買印度的仿制藥。
電影的故事原型陸勇,因“販賣假藥”被湖南警方逮捕。就算你印度仿制的格列衛(wèi)是真藥,有療效,在法律眼里,它就是假藥。
在拯救人的生命和維護法律的權威面前,如果你是法官,會如何抉擇?
2、天價藥的“委屈”
很多人說“既是救命藥,為什么還要賣那么貴!當初「陸勇事件」爆發(fā)時,知乎上有網友說道:
“靶向藥之所以昂貴到要賣幾萬元,那是因為你能買到的已經是第二顆藥了,第一顆藥的價格是數十億美金。”
對藥企來說,每開發(fā)一種新藥,成本是巨大的,這其中不僅涉及到至少十幾億美金的投資,更重要的是時間成本。
一種新藥,從理論階段構效關系的研究,到合成路線的規(guī)劃,到制藥工藝的開發(fā),再到藥代動力學和毒理學的驗證,再到劑型的選擇,最后把“活生生”的藥做出來——這才僅僅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之后是漫長的臨床研究。
在動輒十幾年的臨床研究過程中,還需要根據臨床反饋,不斷改進制藥工藝,任何一個小環(huán)節(jié)的差錯,就可能前功盡棄,新藥胎死腹中。
而對于仿制藥幾乎完全沒有研發(fā)成本,省了幾億美金和10余年時間。如果不給專利藥市場壟斷的機會,讓藥企看到新藥可能的暴利機會,藥企是不會有任何動力做科研開發(fā)新藥的。
當然,由于藥物的特殊性,政府也不會允許市場被長期壟斷,對新藥的專利保護一般是20年,這20年是從藥物進入臨床實驗之前就開始算了。
由于藥物的開發(fā)需要10年以上,因此很多專利藥上市的時候,20年專利保護期已經過了一大半了,新藥在市場上真正壟斷的時間其實只有幾年,而只要專利過期,仿制藥就會大量進入,極大地壓低藥價。
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促使藥企要在短暫的壟斷時期把藥價定得盡可能地高。
明白了這些,我們會看到”天價藥“存在一定合理性,如果沒有藥企的研制,損失的會是全人類。
3、社保的努力與困境
在2017年2月格列衛(wèi)成功納入乙類目錄后,其報銷比例達80%左右(各地市不同),大大減輕了患者的治療負擔,而且,不止是格列衛(wèi)。
上圖是已納入醫(yī)保的進口天價藥品(節(jié)選了一部分),可以看到,格列衛(wèi)正版價醫(yī)保報銷后,降低到5060元/盒。
此外,今年的勞動節(jié),正式實施了“抗癌藥0關稅”政策,在今后,這些進口天價藥品的售價,會越來越低。
但是,僅僅靠國家背負癌癥藥物的費用,真的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醫(yī)??梢远喔采w一種疾病,但它還有其他方面需要去惠及更多的人,像我們年邁且經常生病的父母、還有即將生孩子的你/你的妻子......任何與醫(yī)療(還不包括健康預防)的費用都得從醫(yī)保里面出。
中國,不僅癌癥發(fā)病率快速增長,我們還正面臨著更嚴峻的問題——人口老齡化,正以每年3.28%速率增長,這人意味著將有更多人需要醫(yī)療服務!
如果醫(yī)??傮w額度不增加或增加有限,不說虧空,總有一天醫(yī)保也會面臨無法救濟的局面。
有人說,增加醫(yī)保投入不就好了!那么我想問:
我們究竟增加多少醫(yī)保的費用才夠?
投入的錢該從哪里來?
如果要強制大家多繳納醫(yī)保,我們是否愿意?
甚至根據每個人的家族史、工作環(huán)境、生活習慣來決定我們每個人要多繳納多少醫(yī)保,現在的我們是否愿意為未來的自己買單?
這個是擺在政府面前的大問題,也是擺在我們老百姓面前的問題。
那讓政府強行要求醫(yī)院執(zhí)行降價措施,行不行?
說個身邊的事兒吧:
朋友的父親患癌癥的時候,需要通過輸入人血白蛋白來維持生命。這個藥已經進入了醫(yī)保報銷范圍,但是在這個緊急的關頭,醫(yī)院通知人血白蛋白沒有貨了。
朋友發(fā)動全國認識的醫(yī)院人脈網絡,終于在其他省份以3倍價格,幫他爸調回來10支人血白蛋白。但是買回來以后,醫(yī)院說不給打。
原因是,不知道哪兒買的藥,出了事兒不負責任。最后,朋友找了位從醫(yī)院退下來的私人醫(yī)生,請人上門給他爸打藥。
朋友后來才明白,醫(yī)院說“人血白蛋白沒有了”,是因為這個藥用一次醫(yī)院就要貼錢一次,那還不如不進貨。
如果這事發(fā)生在家境不好且沒有人脈的普通家庭,這條人命可能就沒了。
所以若通過降低藥費,讓醫(yī)院承擔損失,醫(yī)院可能會陽奉陰違,反而讓需要用藥的患者沒藥可用,這個社會,只會有越來越多無助患者。
藥物研發(fā)、專利需要保護;醫(yī)保保障有限;強行要求醫(yī)院降價也不行,那究竟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其實,“藥貴”又沒有錢,才是最大的痛點。錢從哪里來?除了商業(yè)保險,我想不出還有誰可以及時有效幫助到我們。
能在生病后給予足夠的經濟補償,能夠報銷治療醫(yī)藥費的保險,才是目前最最需要的。
4、我們如何用好商業(yè)保險?
多虧這幾年很多省份已將格列衛(wèi)納入醫(yī)保報銷目錄,很多百萬醫(yī)療險可以報銷:社保內外用藥、自費藥、進口藥等,格列衛(wèi)藥品費多數產品也能報。
報銷范圍往往能擴大到門診放化療,免疫療法,靶向療法等新型治療方式,或是其他門診產生的費用。
這類產品最大特點就是保額高,價格低,數百元就可搞定,是應對重大疾病的神兵利器。
但百萬醫(yī)療雖好,它也是報銷制的,得拿著賬單找保險公司報銷,一些癌癥治療后的康復費用、護理費用、復發(fā)治療費用等是保障不到的。
重疾險,提前給付型,拿到賠款后,不限制用途。生了大病,至少幾年沒辦法工作,除了看病花錢,還會失去收入來源。
它意義除了治病,還在于收入損失補償。一部分錢用于治療,一部分可以讓家人保持正常的生活條件不受到影響。
該買多少保額呢?
——最低50萬起步,以彌補重疾所造成的收入損失和家庭開銷。
誰最該買重疾險呢?
——小朋友和大人。小朋友年紀小,買重疾險比大人要便宜好幾倍,不至于患上重病時沒錢看不起病。有些兒童重疾險,對白血病有雙倍賠付,50萬保額就可翻倍成100萬,看病覺得妥妥的。
大人需要重疾險,其背負的家庭責任,特別是家里掙錢多的一方,如果哪天患上重病,這個家就有可能運轉不下去。
最后,我還想說說看完電影的幾點感受:
1、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早發(fā)現,早治療,不要等到問題嚴重時才去醫(yī)院,治未病和治早病是我們現代人最該學會的。
2、窮也好,富也罷,作為現代人,一定要學會用金融工具管理自己的風險,多學一點保險知識,不要只停留在“養(yǎng)兒防老”的階段,最后既拖累自己,也拖累家庭。
3、坦然面對生命的苦難,生老病死都是常態(tài),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這個世界沒有“藥神”,相信自己,你就是自己的神。
4、致敬現實中的“中國抗癌藥代購第一人”陸勇,致敬所有舍身取義的人們,是他們在堅守著人性的光輝,推動著社會的良知和進步,是他們告訴了我們:這個世界最動人的故事,永遠是活著本身!
這是一部好電影,它給你恐懼,給你慶幸,給你共鳴,更重要的是,它肯給你希望。
推薦閱讀
重疾險
小飛象少兒重疾險保障內容是什么 怎么樣
小飛象少兒重疾險保障內容由必選責任和可選責任組成,產品兼顧輕癥、中癥、重疾、特定重疾多個疾病形態(tài),實用性強。
惠民保指南
惠宿保的答疑都在這里!
惠宿保,宿遷市城鎮(zhèn)職工基本醫(yī)療保險參保人員、宿遷市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參保人均可參保。公務員、企業(yè)職工、退休人員、學生、學齡前兒童等。不限年齡、不限職業(yè),有無疾病史,都可購買。
長相安背后的承保公司是誰?靠譜嗎?
深扒!
壽險
楊丞琳初戀去世,年僅36歲:比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更可怕的是……
悲劇每年在159萬個家庭重演。
壽險
為什么大家都買定期壽險,哪些值得買?
定期壽險榜單來了